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文物图录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国家文物局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中央红军先遣队第一师第一团通过彝族区后,冒着大雨急行军70多公里,于5月24日赶到安顺场,歼灭守敌川军两个连,缴获渡船一只,控制了渡口。

5月25日,红一团开始强渡大渡河。上午7时,第二连连长熊尚林率领17名勇士组成的渡河奋勇队,在团机枪连和军团炮兵营的火力掩护下,乘小船由安顺场驶向对岸,冒着枪林弹雨渡过大渡河,并控制了对岸渡口。接着,用这只仅有的木船往返不停地运送后续部队,一天一夜将红一团全部渡过大渡河。

红一团虽然渡河成功,打开了中央红军北进的通道,但是大渡河水流湍急,河面太宽,不能架桥。此时***军薛岳部已过德昌,正向大渡河昼夜前进,情况十分紧急。中革军委决定改向西北,争取控制泸定桥。

5月26日,中革军委作出新的部署:红一师以及干部团为右纵队,由刘伯承、聂荣臻指挥,从安顺场渡过大渡河后,沿大渡河东岸北上;林彪率红一军团军团部、红二师主力及红五军团为左纵队,从安顺场出发,沿大渡河西岸北上,两路部队均向泸定桥急进,协同袭取该桥。军委纵队及红三、红九军团和红五团随左纵队后跟进。

从安顺场到泸定桥,两岸都是在峭壁悬崖上的羊肠小道,加上大雨不停,行军十分艰难。左纵队以红四团为先头,踏着泥泞,风雨兼程,多次击溃川军拦阻,经过160公里的急行军,于5月29日晨赶到泸定桥,并迅速袭占了西桥头。

泸定桥位于今四川省泸定县西,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横跨于奔腾咆哮的大渡河上,扼着川康要道。桥长100多米,宽2.8米,由13根铁索组成,桥身铁链9根平行系于两岸,上铺木板,作为桥面;桥栏左右各两根铁链作为扶手,人行其上,摇摇晃晃,提心吊胆。

泸定桥的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城内驻有川军第四旅第三十八团一部,另有两个旅正向泸定城增援。在红军到达前,敌人已将泸定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下13根铁链横在大渡河上。

当天下午4时,红四团发起夺桥战斗。团长王开湘和政治委员杨成武在桥头指挥战斗。22位突击英雄,手持冲锋枪或手枪,背着大刀,腰缠12颗手榴弹,在第二连连长廖大珠的带领下,冒着密集的枪弹,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去。随后的是王有才率领的第三连,每位战士除携带武器外,还扛着一块木板,边冲锋,边铺桥。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两个团的敌人被消灭大半,剩下的狼狈逃窜。黄昏,红四团占领泸定城,控制了泸定桥,为大部队渡过大渡河创造了有利条件。

红四团占领泸定桥后,沿大渡河东岸北上的右纵队的红一师和干部团,也日夜兼程急进,在击破敌人一个团的拦阻后,顺利到达泸定城。接着,中央红军主力陆续由泸定桥渡过大渡河。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文物图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