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想出来的

来源:掌文

状态:已完结

作者:佚名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人人都想要健康,但怎样才能算是健康呢? 很多人对此并不十分清楚。过去人们都认为,身体没有生病就是健康,这种认识是非常肤浅的。那么健康到底是什么呢?常言道,体壮曰健,心怡曰康。所谓健康,就是既要身体好,也要心情好。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病,还应当包括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必须包括心理健康。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在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开发了大量的生物新技术。科学家在这些成就的基础上,广泛应用生物新技术,使得脑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结果在神经细胞膜、受体、信号蛋白和酶学等分子水平找到了心理紊乱的生理生化基础,证实心理因素不仅仅导致心理疾病,也会导致生理疾病,也就是所谓的身心疾病。与此同时,社会医学,特别是人类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实践和研究也提示,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应当得到更多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特别是生物医学的飞速发展,躯体的感染损伤医治已经变得相对容易,问题也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却与日俱增,而且也日益严重。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类自然寿命应当比现在的实际寿命更长,可达120~150岁。但因为疾病、创伤或心理、社会等有碍健康的不良因素影响,人们没有能达到预期寿命而过早死亡。从疾病谱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恶性肿瘤、心脏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这些疾病都属于心身疾病,而且也都表现出慢性迁延的过程。在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不良情绪、吸烟、酗酒、饮食过度、睡眠和休息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占到病因的50%以上。而在这50%中,不良情绪又是最重要的因素。由此看来,要降低这些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必须对心理健康给予足够的重视。

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标准很多,但是最为权威的当数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的10条标准是:

1. 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向上,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责任心强;

3. 善于休息,睡眠好,食欲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 体重适当,身材匀称,头、臂、臀等各部位动作协调;

7. 眼睛明亮有神,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化脓现象……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健康是想出来的
返回顶部